虽然早在年初工信部就透露要发放若干5G牌照,但当时说好的是临时牌照,没想到6月6日话锋一转,全都变成了正式牌照,这虽在情理之中,却也是意料之外。我国由此成了美,韩,瑞,英之后,又一个提供5G商用服务的国家。但原本是“攻坚战”的5G时代,却变成了一场“遭遇战”!在这种情况下,三大运营商是否已经做了准备?对未来行业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5G牌照为何突发?
5G牌照的提速在一般用户看来,主要是受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但这其实只是外因,真正的内因还在于中国的5G产业链发展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阶段,再加上提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5G产业链方面来看,中国在2013年就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后来又于2016年开始了5G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方案验证以及系统验证的相关工作。这些工作在2018年底已经全部结束。这才是5G能够提前商用的根本原因。另外,中国拥有5G中频段系统设备、终端芯片、智能手机等全产业链企业,这些都是基础,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可以说,中国在5G领域无论是标准制定,设备研发,甚至技术储备都具有极强的优势。这也是特朗破之前高呼“美国不能被甩太远”的根本原因所在。
说完了内因,其次才是国际环境导致的外因。由于5G在物联网,边缘计算方面的巨大价值,一直都是世界强国竞争的焦点。尤其对于美国来说,更是将5G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正因为如此,其才不惜以国家手段对中国进行全行业打压,而在这其中,拥有5G众多技术和专利的华为则必然首当其冲。为了抵消这种压力,中国通过发放5G牌照,将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全部释放出来,并明确表示开放的态度,欢迎诸如爱立信、诺基亚、英特尔、高通等之前参与过中国5G建设的外企共享中国5G时代发展的红利。这也算是一种得道多助的体现吧。
最后,5G的发端也是箭在弦上。包括运营商,设备厂商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企业为此都已经做出了积极准备。一些产业链企业连续投资多年,5G研发金额甚至高达数十亿美元。目前中国的5G环境,多以示范和展示性为主,只有加速推进5G商用,才能增强行业信心,尽早使中国5G市场进入成熟期。如此还有助于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帮助运营商摆脱流量经营业务的困局。
5G遭遇战,运营商是否准备充分?
5G正式牌照的突然发放,虽是重大利好,但必然还是会对三大运营商规划产生一定影响。那么运营商是否都已经准备充分?
首先我们来看网络情况,在2018年,中国的5G商用环境还没有那么迫切,整体还处在试验阶段,建设工作推进也比较稳健,规划还是在2020年之后。但是随着2019年的突然提速,运营商的建网压力势必增加。目前已知的是中国移动采用NSA方式,未来会视情况演进至SA建网方式。中国电信目前是SA为主,NSA/SA混合组网方案,而中国联通则是建设NSA方式的试验网。
SA标准是在2018年中期才完成的,虽然整体成熟度不如NSA网络 ,但是相对来说更先进。所以各大运营商在获得5G牌照之后,会优先选择成熟技术,然后再逐步过渡。牌照的提前发布,等于是令运营商必须加速NSA的发展,以及尽早过渡到混合组网模式。
其次,运营商的整体投资计划也将因此受到影响,未来更多资金和资源将向5G倾斜。目前各大运营商对5G的投资或者建设规划分别是,中国电信预计了90亿元用于5G规模试验,中国联通预计了60 ~80亿元。中国移动方面则表示在2019年实现5G总连接数突破20亿。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基于谨慎的试点性质。但现在,这种状态必然会升级成全面建设。
运营商之前制定的投资规划也需要大改,建设5G网络的巨量资金从何而来?需知近些年运营商的利润不断压缩,资金本已紧张。比如中国移动在2019Q1的数据就显示,税前利润同比去年下降了8.6个百分点。另外,目前中国4G用户的渗透率仅为75.9%,5G来了,运营商是否还要将精力投入4G用户的渗透率上面?也是个问题......
5G是否会改变未来通信格局?
有人说,在未来中国的5G市场格局中,移动依然是一超独大,但其实恐怕未必。中国移动当年得益于优先获得牌照的机会,在4G时代获得了先发优势。但在5G时代,这种优势已被抵消。目前中国移动拥有的2.6GHz和4.9GHz频段在产业链上相对比较薄弱,还需要花费精力去降低成本。联通和电信主要是3.5G频段,这也是目前主流的5G频段,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在规模和成本上的优势明显。另外,由于本次牌照还发给了中国广电,虽然频段尚未完全确定,但未来可能也会在细分领域对行业产生一些影响,这个我们静观其变。
最后,5G网络建设并非简单的通信技术升级,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开启未来物联网,边缘计算时代大门的钥匙。其建设仅靠运营商的力量显然不足,必然需要上至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下至全行业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IDC圈”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IDC圈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号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转载需求,欢迎与本网联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IDC圈”或相关新媒体号名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