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为绝地反击备胎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鸿蒙被国人寄予了厚望。但是,除了热情我们更应该理性关注,鸿蒙对决Android未来有几成胜算?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分析Android以及其竞争对手的兴衰,我们或许可以管窥一二。
一路过关斩将的Android
Android是在2008年9月发布的,到了2010年5月,其市场份额就已经达到了10%,远超当时的Windows Mobile。当年第四季度,其市场占有率甚至飙升至33%,将诺基亚的Symbian甩在了身后,成为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平台。2011年第三季度,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已经占到了市场总量的50%以上......此时的Android在非iOS操作系统当中,已经无人可以匹敌。虽然后来也有很多厂商纷纷开发操作系统以挑战谷歌,但结果却是尽皆铩羽。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一共有两家,一家是惠普,曾经斥资12亿美元通过收购palm而获得了WebOS操作系统。在当时,惠普也是雄心勃勃,不仅推出了手机和TouchPad平板,甚至还要将该系统拓展到PC,打印机以及家用多媒体终端等领域。但是仅仅时隔半年,该计划就戛然而止了,只落得了一个雷声大雨点小。虽然这和当年惠普的整体战略调整有关,但是WebOS不完善的生态,却也是其软肋。
除了惠普之外,三星也曾经对Android发起挑战,布局还要早于惠普。2009年12月,三星推出了基于Linux研发的Bada操作系统,而在次年的MWC展上,三星就迫不及待的推出了搭载Bada系统的智能手机。三星Bada初期的策略并非要颠覆用户的使用习惯,其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复制Android或者iPhone OS的成功。毕竟在当年,三星手机的出货量曾经仅次于苹果,也是非iOS操作系统手机高的。硬件终端的成功,显然刺激到了三星高层,希望将这样的优势也复制到系统层面。不可否认的是,Bada借鉴了很多Android的优点,用户界面直观易用且功能全面。为了获得开发者的支持,三星甚至曾经有计划对其进行开源。
但此时的问题来来,虽然Bada的攻势凌厉,但与开发操作系统相比,建立相关生态才是关键。与前者相比,后者才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非常遗憾的是,Bada在这里折戟沉沙了。开发者并没有像三星期待的那样趋之若鹜,再加上Bada手机的销量始终平平淡淡,在2012年第三季度好的时候,其市占率也仅为3%。因此在2013年2月,三星终于停止了Bada的推进工作,并将其并入Tizen项目。
Tizen也是三星的操作系统项目,是其与Linux基金会和诸多硬件厂商联合开发的项目。但直到2014年6月,也只有三星推出了一款基于Tizen操作系统的手机......后来,虽然三星前后更新了四代Tizen系统手机,但市场反响始终平淡。究其原因,还是操作系统生态无法建立。
此时三星的策略轨迹我们已经可以管窥一二了,如果说Bada代表的是三星想要建立与Android和iOS三分天下格局的话,那么在折戟沉沙之后,Tizen的作用已经转变成了作为Android之外的“自治区”。其目的仅仅是减小对Android的依赖,防止有一天谷歌对其釜底抽薪,就如同今天的华为......
但Tizen却重蹈了Bada的覆辙,开发者对这种小平台没有兴趣,不愿意开发相关的应用。消费者一旦过了尝鲜的热情,就不愿意再触碰该系统了。最后,Tizen最终也只落得个惨淡经营的结局。目前,Tizen主要被使用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和一些智能家电当中。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霸气......
是三星没有研发实力么?显然不是!三星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智能手机硬件上游渠道,但硬件和系统生态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也是iOS和Android强大的壁垒所在。正所谓系统好做,生态难建。仅以谷歌为例,其GMS服务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容纳了数以百万计的移动应用。昔日的三星,Windows,惠普皆在此铩羽。
总结来说,任何系统要想挑战谷歌Android必须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生态问题,其次是用户对于GMS的依赖。
农村包围城市,鸿蒙如何绝地求生?
首先,华为的优势在于鸿蒙和Android的共通属性,两者的应用可以平滑迁移,这就大限度的降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于新系统的排斥性。换句话说,三星,诺基亚等厂商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在华为这里不是问题。那么剩下的就是GMS了。
目前谷歌已经撤销了对华为的Android许可证,在未来,华为手机将无法接入谷歌GMS服务。虽然作为一款开源操作系统,谷歌无法阻止华为使用AOSP(Android 开放源代码项目)二次开发全新的Android版本底层的EMUI,但取消了许可证之后,Android的系统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虽然在国内,谷歌移动服务并不普及,但海外出货量占据了华为手机很大的比重,这部分市场将面临严重威胁。为了防止这一天的出现,华为才在当年的备胎计划中加入了操作系统一项。
GMS服务是Android系统的核心,谷歌全家桶(谷歌地图、谷歌搜索、Gmail、Chrome浏览器等)都需要它才能运行,用户的粘性非常之高。国外用户注册一个谷歌账号,几乎可以获得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的服务。其价值不亚于国人对微信和支付宝的依赖。鸿蒙可以作为系统替代方案,但因为华为并没有类似谷歌地图,搜索以及浏览器等生态端的应用,这个问题依然不好处理。虽然可以用bing,Waze或者是Firefox这些产品做替换,但要想兼容不同厂商的应用还需要时间,更何况说服用户更改自己的使用习惯,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目前有消息说,华为会在年底推出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手机,而且主打低端市场。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因为低端机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依赖相对较低,一般都是老年人为主。在该领域可以大限度的减少因GMS缺失对鸿蒙系统产生的负面作用。这就好像是农村包围城市,先取低端市场建立基业,待市场稳固再徐图建立自己的壁垒,然后逐渐向中端和高端机市场挺进。事实上,华为手机,或者说是国产手机,能够取得如今的市场占有率,用的也是这套办法。现在只不过是如法炮制罢了。
在2012年,made in China的标签依然是低端手机的代名词,但令人意外的是,仅仅五六年的光景,国产手机就彻底翻盘,不仅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爆表,甚至高端机市场也多以国货为主了。虽然手机生态的建立难度要远高于硬件市场的扩张,但既然已经取得了硬件的成功,在系统方面鸿蒙是否可以同样杀出一条血路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