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开发者大会AI+5G分论坛的现场,各大运营商代表和行业代表纷纷上台,讲解了各自领域在5G到来的节点,AI技术如何与产业结合,实现万物互联。
现场,百度副总裁侯震宇和参会嘉宾共同发布了AI+边缘计算行动计划。百度系统部总监刘宁介绍了5G到来,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物联网发展下,边缘计算如何解决产业数字化的问题。
一、边缘计算深入智能行业
物联网时代,产业的数字化发展会产生大量数据,这已经超过了人工维度的极限,需要依靠边缘计算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刘宁认为,消费互联网的趋势首先是视频的消费在升级,朝着朝着更高的清晰度、更高的流畅度发展,随着5G的到来,这一趋势也会继续加速。
场景化的AI能力的普及会给消费互联网C端的市场带来发展,未来的交互方式将不仅局限在手机屏幕上,方式会更多样,比如会通过眼镜、汽车大屏等更多方式实现与用户的互动。
刘宁说:“虽然大家对边缘计算的定义可能会有不同,但理解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本质上都是靠近用户和数据源的计算。”
百度根据场景在算力、带宽、时延的共同要求,对边缘计算在场景不同的位置上做了一个定义,将边缘计算分成物边缘、移动边缘和云边缘。
物边缘就是端,离用户比较近,时效性比较好,缺点就是功耗太大和算力相对较弱。
移动边缘随着5G的部署,未来将成为新型的计算力,随着运营商开放更多的5G的能力,功能的开放会给整个应用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云边缘,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对外覆盖。现在的数据覆盖有一定的计算力,通常是以流量的覆盖为主,未来主要的应用,会是分层的结构相互结合来平衡功耗、算力以及成本。
刘宁表示,边缘计算场景将带来终端的智能化趋势,现在看到的就是,手机的大屏化、高清化、AI化。另外,会有更多的终端,包括智能音箱、AR眼镜。
百度重点关注的物联网场景包括边缘计算结合AI的场景、边缘计算结合视频的场景和边缘建设结合云计算的场景。
边缘计算结合AI的场景在视频安防和人脸识别已经使用了大量的CV技术。随着5G的到来,视频将成为更早的爆发点,信息的视频化将是边缘计算与视频结合的趋势。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巨大延展,未来,边缘计算将深入智能行业,比如安防、交通和农业等等。
二、5G+AI给运营商带来的机遇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涌,在论坛中表示,“马上要到来的5G和AI是天然共生的,5G的发展离不开AI的赋能。”
5G+AI融合发展将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机遇,智联时代,5G的特点是速度快、时延低、连接数多。5G的应用不仅让手机上网更快,更重要的是5G将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从5G的部署来看,5G本身的部署就需要AI能力的支持,从5G的网络来看,它是一张网络能服务于多个行业,从5G部署的场景来看,场景的复杂度远超现有的网络。
张涌表示,边缘计算不仅是降低视频流量分发的时延,更重要的是在边缘部署AI应用的支持。5G实现了万物互联,5G高带宽会带来更加大量的数据。在这样的场景下,AI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去年开始,随着5G的准备工作,中国联通也成立了5G创研中心,在十个行业进行了5G创新布局,和包括百度、华为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5G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介绍,上周,在上海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将加速5G网络部署的计划,将在今年内,在全国50个城市部署超过5万个基站,到明年实现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5G服务的全覆盖。
中国移动的“5G+”计划,包括三个部分,一是5G+4G,协调发展提供连接。二是5G+AI CDE(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边缘计算)通过综合能力的融合,提升5G面向产业和应用的支持能力。三是5G+生态,达成5G多项应用的延展。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院长陈运清表示,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最主要的是网络AI化,把网络和AI结合,为运营商提供网络的自动化。
传统网络发展包括四大部分,规划、建设、维护和网优。陈运清表示,随着5G的到来,网络的复杂度已经达到了人工维度的极限,没有自动化的AI基础很难做到网络的快速诊断,利用模型,利用AI办法已经是运营商的刚需。
三、5G网络最重要的是边缘计算和AI
中兴通信副总裁段向阳,在论坛中表示,5G网络最重要的是边缘计算和AI。
中兴认为,边缘计算+AI就是给5G网络做加法,边缘计算让整个5G网络给第三方业务产生赋能,让5G通信从BtoC走向BtoB。
段向阳说,边缘计算+AI能给未来的5G的各种场景带来更多可能,包括智能电网、智能制造和新媒体的各种应用。
中兴提出,边缘计算首先是云化,保证边缘计算相应的基础资源是无处不在的,也是云化部署统一运维的。
结语:5G+AI带来万物互联时代
5G网络的发展将给AI技术带来更多机会,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时延、更广泛的连接,将AI技术部署在各个领域,比如,安防、交通和农业。
AI技术也将大幅提升5G网络的能力,开发更多的5G功能,实现更多的交互方式。随着5G的到来,AI技术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万物互联时代的关键。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