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会上,5G成为记者提问的热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等就5G部署时间表、5G终端、5G安全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国新办就2019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网 李佳 摄
今年上半年信息通信业平稳发展,信息通信业对经济社会支撑作用加大。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5.7%。6月6日正式发放5G牌照。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和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持续降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增长16%。5G商用稳妥推进。6月6日正式发放5G牌照,5G商用系统、终端产品加快推出。5G应用创新步伐加快,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涌现。
4G改变生活 5G改变社会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任何国家、人民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5G不仅仅对中国重要,对世界各国都很重要。
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网 李佳 摄
在被《华尔街日报》记者问到 “为什么5G技术对中国如此重要”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表示,5G技术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媒体上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在此简要重复。
5G技术和4G不同,也有相同之处。除了4G的大带宽使用以外,比如说高速浏览、高速影像之外,5G技术当初设计的时候,从需求考虑,考虑到除了连接人与人的通信以外,还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应用。很多场合大家都说到,5G改变世界,除了大带宽以外,还有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也就是说,5G除了传统4G应用以外,还有物联网的应用和工业控制,类似于一些低时延、高可靠的控制应用,所以说它的发展将对今后社会的发展、对一些其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G安全如何保障?
5G安全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记者提问工信部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5G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安全,闻库从通信发展安全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解答。
5G的安全实际上和4G、3G、2G以及固网的安全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在网络发展中对安全是非常重视的,不仅仅是5G才开始关注安全问题。随着5G的发展,像刚才说到的,5G除了速度更快以外,在低时延、高可靠以及物联网上有一些新的功能,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也是非常注重安全的。
通信发展和安全一直是成对配套的,不能说我们光顾发展不顾安全。所以中国一直在安全方面秉承着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5G发展过程中,我们和全球的通信界共同推进5G发展。多年来,在各国运营企业和相关市场主体的信任下,中国企业与各国企业开展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
最近,可能大家也听到个别媒体上特别是一些国家说5G不安全,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任何证据。在这件事上多次做了澄清,所以我们希望,第一要注重安全,第二不要无中生有,对于新技术要给予发展空间,不要刚出来一个技术就说不安全。
我们将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推进保障5G的安全,共同推进我们这个产业的安全,这是我们始终秉承的发展理念,也是我们在实践当中所坚持的。
5G应用时间表:运营商开始部署网络
当天记者还关注到5G民用时间表,询问5G应用的具体规划,何时可以用到?对此发言人回应,中国5G牌照发放是正当其时,目前几个运营商都已开始5G部署网络。
在5G方面,通常网络部署也是慢慢上升的曲线,今年主要是在一些关键地方部署5G,特别在一些热点地区、大城市,随着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农村也将像4G一样,逐步部署5G。
作为5G何时民用,我们在6月6日端午节放假前夕,发布了一个非常喜庆的消息,就是中国的5G牌照发放了。发放牌照就意味着中国的5G开始正式商用,大规模开始部署了。
在发布时间点上,很多记者会有疑问,说时间是提前了,还是拖后了?实际上,准确的应该什么时候发,就像预产期一样,可能早,也可能晚,实际上最重要是成熟了。我想从我们的产业链来看,无论网络还是从终端,我们都已经步入成熟阶段了。
据我了解,现在大概有一二十款手机基本上可以用了,到年底将会更多。设备要比终端更早一些,已经成熟了,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中国适时发放5G牌照是正当其时,中国5G牌照的发放既是考虑设备和终端的成熟,也考虑到未来国家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应用的发展。因为5G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所以,发展5G对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几个运营商都已开始部署网络,现在有的开始征集一些试验用户,这个试验过程和当年的4G是一样的,是逐步进行的,网络建设需要一个过程,网络和终端的磨合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太可能说今天发了牌照,明天全国各地都有网络、所有手机都换成5G手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产业界也会不断努力,逐渐为大家提供更成熟的网络和更好用的手机。所以,不要着急,或许明年你们就拿着5G手机在这儿发新闻了。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IDC圈”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IDC圈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号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转载需求,欢迎与本网联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IDC圈”或相关新媒体号名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