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有了更好消息,市场和民生红利有期。工信部近日组织召开了“提速降费”用户面对面座谈会。会上, 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成绩单,自 2015 年以来,中国移动累计让利 2026 亿元,其中手机上网流量单价下降91.5%;中国联通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下降90%以上;中国电信流量平均单价下降93%,至0. 008 元/MB。
今年5月份,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曾表示,今年“提速降费”还要做三方面工作,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
“2014 年到 2018 年提速降费行动已经给消费者让利 2600 亿元,手机、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了 6 倍以上,费用降低平均超过了90%,移动用户户均流量7.2GB,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2 倍。2018 年,固定网络每兆月均资费为0. 3 元,比 2014 下降95%,手机上网流量平均每G为8. 5 元,比 2014 年下降94%。”
对于工信部公布的“提速降费”数据,公众是笃信的。当4G流量不再是省着用的“奢侈品”,降费的红利就是实实在在的。当移动用户全天候上网和看视频时,则意味着网速的大幅提升。提速降费五年来,固定网络和手机上网流量资费降幅超九成,这是全球少有的成果,也是政策设计、监管者、电信运营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而,4G尚未完全普及,5G即将商用,在这两个代际的拐点时刻,提速降费力度加大,对运营商而言其压力不可谓不大。“提速”意味着网络投入加大,“降费”意味着收入减少;同时国资委还要求三大运营商提高收入和利润,这确实让运营商“左右为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既有的政策、人力、资源条件下,运营商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进行“逆袭”呢?事实上,提速降费也是运营商应对未来市场竞争压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理性选择。
一方面,运营商应该扬长避短,构筑护城河。5G商用将至,三大运营商应将自身优势发挥至极致,形成与对手的竞争优势——即对手难以模仿、或者模仿代价太大的优势,从而避免陷入同质化、价格战的低水平竞争。十多年前,中国移动的网络质量独步天下,使其成为用户口中的“香饽饽”,如今中国电信的宽带,在其优势省份也有这样的效果,同样收割了一批“粉丝”。因此,各运营商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在优势领域深耕细作,构筑护城河,避免低水平竞争。
另一方面,运营商要在保存量基础上拓新增。手机“5G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将有一大批新鲜的应用和服务需求应运而生。五环不是四环加一个环,5G也不应该是“4G加一个G”。在5G时代,运营商完全有机会摆脱“管道工”的定位,在新赛道选择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都是重要的方向。
5G时代,面对提速降费与携号转网,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在此关头,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战略定位,构建自身能力,才能在行业与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