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各个国家也都在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建设,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国家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经济正在迎来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智能化转型与技术创新高层研讨会》活动上,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任宫晨光指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走上了智能化道路,传统经济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同样数字经济时代也需要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以云计算、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逐渐成熟,并且日益融合发展,为传统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同时也显示,近年来,在政府、产业的双重推动下,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2018 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962.8亿元人民币。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云计算产业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抓住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供的新机遇,构建安全可控的智能化产业体系,从而顺利转型升级,是每个转型企业所关注的。
新兴技术推动智能化转型
当前,慢全球化引发全球政经环境挑战、跨界融合引发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数字化原生代引发用户苛刻需求,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更多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着产业变革,同时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IDC中国区助理副总裁武连峰表示,数字技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正在拉动经济的增长,二是促进传统行业升级,三是创造新兴产业与就业。无论是ICT技术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我国GDP增长,利用新兴技术帮助传统行业提升效率和成本质量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落地,加速了企业升级转型的进程。
的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赋能技术,帮助企业完成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过程。新兴技术重新定义产业与经济,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1、重新定义业务流程,企业的业务流程重塑可以快速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2、重新定义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体验。3、新定义产品服务,将产品和服务智能化,从而提升产业升级。4、重新定义商业模式。企业可以从中介重构模式、一切即服务模式、联结器模式以及数据变现模式四方面入手,从而重新定义商业模式。5、重新定义经济形态。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占比超过60%,中国的比例可能会达到65%。因此未来的经济形态会越来越丰富,整个产业和经济形态也会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道
根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表示,从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五个阶段,需要具备数字化链接、数字增值、数字集成、智能分析以及资源配置五大能力。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快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速企业变革进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董小英认为,如今我们生产的环境已经是数字化,企业需要整套体系全方位的数字化,因此,企业需要搭建数字航母,从深度、广度、速度、精度、强度、细度六个空间进行转型升级。
那么,在瞬息万变的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何进行转型呢?武连峰认为,通过建立愿景与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打造以云和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原生IT、变革组织架构并构建新的KPI等策略选择,企业可以为自身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至少55%的新增企业应用都会是云原生应用。到2024年,70%的中国五百强企业将通过集成工具实现实现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管理策略。到2023年,未来支持AI的人机交互接口将取代50%基于屏幕的B2B和B2C的应用程序。到2022年,中国市场会有4.7亿个设备进行连接,其中60%都是商业连接。这些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了企业智能化升级转型,企业需要深度掌握新兴技术,结合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寻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转型之路。
“5G+ 云+AI”成为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引擎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某项技术的发展普及或推动另一项技术的突破,而若干项技术的组合还将会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其中,以“5G+ 云+AI”的组合具有代表性,三者彼此间紧密融合,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的确,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以5G+云+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础设施,也成为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华为云中国区CTO肖苡表示,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可靠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可靠的生态和技术。在这方面,华为云致力于通过“5G+云+AI”的技术融合,依托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多元化云服务架构的超高性能和高性价比、“芯端管云”协同生态以及全球本地化服务和支持等差异化优势,使能企业智能化升级转型和业务创新加速。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