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透露,我国已建成了全球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量的70%以上,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市,5G终端连接数已达2.85亿。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5G发展不仅领跑全球,奔跑速度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中国5G网络的规模和连接数能为5G场景应用推广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丰富应用场景”发展目标的背景下,5G应用创新也将进一步加速。
5G基础设施由“广”向“深”部署
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已从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的5G领先,这不只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中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体现。
现在,我国广覆盖、大容量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在开展,今年5G网络建设不仅要“广”,还要更“精”:不仅要在城市普及5G网络,也要把5G网络覆盖到广袤的农村地区;同时,网络也要从“覆盖普及”向“提速提质”转变。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说,2021年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在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覆盖的基础上,加速向有条件的县镇延伸,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实现更广范围、更多层次的5G网络覆盖。
随着5G建设由“广”向“深”推进,“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也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之中。
市场需求叠加政策驱动,5G来势凶猛,2021或将是5G发展最快的一年。
另外,在终端方面,2021年新上市的智能手机绝大多数支持5G网络,将正式迎来5G换机热潮。中国信通院预计,2025年5G终端将累计超过3200款。
5G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应用场景创新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支撑。
5G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
在2020年疫情期间,5G与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催生了远程会诊、远程超声检查、热成像人体测温、5G无人机巡逻等创新应用。在复工复产方面,5G助力远程签约、智慧办公、智慧工地等。除此之外,5G在推动媒体娱乐、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G技术作为目前通信领域前沿的技术,是产业变革和智能互联的基础和支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也为产业发展和经济提质注入全新的动力,它们承担了更多5G商用后能够显著提升能力的任务,为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5G与AI及其他共生共进的新兴技术也是紧密融合、相互促进的共同体。一方面,5G网络将成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被工业界进一步广泛应用的重要承载者;另一方面,5G网络本身也是切片、边缘等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5G只有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虽然目前5G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还处于初期阶段,融合应用更是5G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但相信在政府、企业以及市场的合力下,这些新兴技术将加速融合,推动行业数字溢出,并成为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重要引擎。
应用场景逐步扩宽
5G作为新基建之首,担负了独一无二的使命,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允许人们进一步探索信息通信的全新使用场景,在政策的支持下,5G产业的发展因此跑出了“中国速度”。
工信部数据显示,仅2020年一年,新建5G基站超过60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多个行业抓紧5G商用带来的重大契机,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个,5G+远程会诊在19个省份的60多家医院上线使用,5G+自动驾驶、5G+智慧电网、5G+远程教育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今年,5G应用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
以中国电信为例,其积极践行云改数转战略,全力推动云网融合,目前已实现5G定制网络的全国覆盖,今年将打造百个5G定制网标杆,实现1000个5G定制网商用项目落地,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据悉,中国电信5G定制网不仅是基于5G SA架构的网络,还可以实现“云网一体、按需定制”,具备“定制服务更灵活、安全接入更可靠、性能保障更全面”的三大特点,能全面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目前,中国电信5G定制网已深入应用于智慧公安、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电网等场景。
5G全覆盖后,相应的5G配套应用估计也不会太远,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将更加深入,未来,5G在千行百业中的应用都将会得到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