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距离5G牌照的发放已过去两年时间,工业互联网作为5G应用的主战场,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不断提速,应用场景正从生产制造的外围延伸到内部环节。
总的来讲,目前“5G+工业互联网”通信企业说的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谈的少,那么,“5G+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究竟是怎么看?
“虽然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5G部署在工厂一线遇到的痛点问题不容忽视。”近日,徐工信息CEO张启亮在接受“工业互联网世界”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张启亮表示,当前,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张启亮认为,当前影响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有三个原因。一是,工业数字化程度及网络建设水平相对滞后,成为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掣肘。二是,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正在加速推进,但一般都聚焦在工厂的一个特定环节。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知识难度、生产环节的专业性要求都很高,现有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多针对工业制造流程的某一环节,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三是,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5G应用价值的80%在于2B的垂直行业已成业内共识。5G网络建设及运营投入巨大,不同的服务与场景对网络的带宽要求、网络资源消耗等各不相同。同时,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后期使用成本都较高,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缺乏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无论对于运营商、设备商还是垂直行业,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对整个生态的商业模式都构成了巨大挑战。
虽然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还存在诸多难题,但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覆盖了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进展,也形成了一批成熟模式和发展经验。
而徐工信息作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制造商,联合江苏联通在徐工挖机搭建了国内首个基于5G SA组网架构+MEC端到端的专网,形成30余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了涵盖研发管理、生产管理、市场服务、园区管理、工业安全、工厂大数据等5G全连接智能工厂。实现价值包括可灵活检测多种场景,效率提升30%;节省端侧硬件成本,投资成本节约30%;远端维护,维护时间从7天减少到0.5天;远端调测/功能扩展时间从7天减少到1天;检测质量提升28%。
针对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现状,及通过徐工信息自身的实践经验,张启亮对于未来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体如下。
第一,运营商要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站址规划、供电保障、频率划分等配套工作方面,需加大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工业企业也要尽快完成生产设备及产线的数字化改造,加快企业内网改造,建设高品质企业标杆网络,通过公共移动通信网络与专用网络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5G网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卓越性能和整合复杂性优势。
第二,拓展应用场景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加强5G运营商与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沟通融合与跨界合作,积极建立供需对接渠道,共同培育壮大“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推动运营商、设备商与工业互联网企业尽早开展“5G+工业互联网”终端关键技术、性能、形态、兼容性的测试验证,加速推动产业应用能力成熟。
第三,要把握政策利好。以工信部“512”工程实施为契机,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打造一批全要素、全环节高效互联互通的优秀案例。并由线上延伸到线下,通过数字化建设带动技术、资金、人才,拓展工业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多领域融合型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第四,要加快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一是在制定和落实政策时应兼顾好政策的普惠性和企业需求的多样性,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企业能够切实受益。二是结合重点行业和场景,梳理典型的行业龙头企业,对这些企业“5G+工业互联网”的场景覆盖、内网改造、应用开发等给予专项政策扶持。三是照顾到“中小微初”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直接补贴的方式,降低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后期使用成本,鼓励中小微企业自主开展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产品及应用的研发。四是联合重点大学、产业联盟进行充分论证并将政策细化,落实到设计、研发、生产、应用、管理等具体环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