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会员配送费更高、同一家店吃两三回就涨价、开通了会员反而优惠金额减少……近年来,部分网络平台“价格歧视老用户”“割会员韭菜”引起关注。网友将这种新老用户的“差别对待”,称为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由算法定价引起的现象,本质是价格歧视。具体表现可能是同一个App上“会员价”高于非会员价,甚至同样的商品、不同手机有不同价格。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近9成人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存在,5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已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其中以网购、在线旅游、酒店住宿、网约车、外卖、影视等消费场景最多。
何以如此?这与平台企业的强势地位、用户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有关。首先,在技术条件方面,平台积累了海量用户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地理位置、浏览历史等,平台可以准确描绘用户的个体特征,并通过深度学习分析每个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和价格敏感度,预测用户购买喜好和针对性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其次,平台拥有强大的算力和专业技术人才,具备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进而平台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更精准地为用户画像,特别是借助积累的用户数据不断训练算法,提升算法的效能。
大数据“杀熟”背离了诚信原则,辜负了老客户信赖,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不符合商业伦理,必须予以遏制。一方面,装上监管“安全阀”,做好大数据保护和合规使用。比如,可考虑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主体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商务、工信、网信、文旅等有关部委一道,铸造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另一方面,通过法规制度建设,规范个人数据处理活动,强化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从而有效遏制个人数据侵权行为,切实维护个人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以不登录的状态,或者不同的浏览器、不同的手机终端,到某个网站搜索某个特定的商品,记下报价,并进行比价,时刻做到“货比三家”。
千金难买回头客。电商企业应加强自律,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使用大数据时,应一视同仁;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有所作为,充分发挥技术监管和法律约束的作用,防止“贪欲的技术”急功近利,越滑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