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区块链业内共同谈论的话题。多家金融机构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平台,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痛点。比如浙商银行(4.30 -1.83%)的“仓单通”、平安银行(10.24 +0.10%,诊股)的“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SAS)”等。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与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具有天然的匹配性,“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认为,供应链金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区块链以其数据难以篡改性、数据可溯源等技术特性,在融资的便利性与融资成本方面具有创新突破的潜力。
10余家金融机构已入场
目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受益于应收账款、商业票据以及融资租赁市场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据悉,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
日前,浙商银行落地全国首个油品交易区块链仓单通平台,探索区块链技术服务供应链金融场景。事实上,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目前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技术落地成果最多的领域,其中,平安集团为探索创新场景的先锋。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东方财富(12.90 +0.16%,诊股)Choice数据发现,在沪深两市金融业类的87家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供应链金融成为与区块链技术关联度高的领域,至少有10家金融机构的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中包含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落地成果最集中的领域,包括工商银行(5.34 +0.19%,诊股)(5.26 -0.38%)、平安银行、交通银行(5.76 -0.17%,诊股)(5.67 +0.35%)、南京银行(6.84 +0.15%,诊股)、贵阳银行(11.10 +0.18%,诊股)等10余家金融机构均有涉及,其中含金量高的服务平台成为主力PK的重点,如工商银行的“工银e信”、平安银行的“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SAS)”等。
整体而言,平安集团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布局颇具成果。
比如平安银行着力发展应收账款类业务。平安银行依托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computing云计算)技术,搭建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SAS),赋能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为核心企业产业链上游供应商提供线上应收资产交易、流转服务,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双轻”转型,支持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2017年年末,SAS平台业务通过监管备案,完成首单融资;2018年上半年,SAS平台业务规模突破10亿元,已有上百家用户获得平台服务支持。
除此之外,平安金融壹帐通布局区块链金融已具一定成绩。金融壹账通为香港金管局提供国际贸易融资平台的设计、开发及部署。该贸易融资平台是全球第一批大规模投入生产环境使用的联盟链商业网络,在业务规模和先进技术应用领域处在领先地位。
另外,金融壹帐通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平安区块链平台壹账链,将订单、物流等重要数据加密上链,实现无纸化合约、智能合约判断、合规验证、融资风险评估等功能,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银行、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所面临的各项痛点,放大供应链的数据价值,助力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
区块链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供应链管理和金融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供应链风险等的一个有效手段。
不过,由于发展较晚,供应链金融在实践的过程遇到了诸多难题和痛点,比如供应链上存在很多信息孤岛、核心企业信任并不能有效传递、银行缺乏可信业务场景、融资难融资贵现象突出、合同履约并不能自动完成。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与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具有天然的匹配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启动“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在《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白皮书(1.0版)》中表示,供应链金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区块链以其数据难以篡改性、数据可溯源等技术特性,在融资的便利性与融资成本方面具有创新突破的潜力。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张奕卉认为区块链技术在解决供应链金融方面有诸多优势。她表示,引入区块链,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多个利益相关方可以提前设定好规则,实现数据的互通和信息的共享;根据物权法、电子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等,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凭证是区块链上可流转、可融资的确权凭证,使得核心企业信任能沿着可信的贸易链路传递;基于相互的确权,整个凭证可以衍生出拆分、溯源等多种操作;提供可信贸易数据,比如在区块链架构下提供线上化的基础合同、单证、支付等结构严密、完整的记录,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实现可穿透式的监管。
此外,她认为,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资本降本增效。核心企业信任传递后,中小企业可以使用核心企业的信贷授信额度,获得银行的约8%——10%利率的融资;实现合约智能清算。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清结算,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操作风险,保障回款安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