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1月9日报道:现实世界的日益隔阂,让不少现代人的内心都潜伏下了孤寂的种子,SNS(社交网络应用服务)社交网络的出现,通过“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六度分割理论”,建立起虚拟世界的庞大关系网,为渴望交流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倾诉与思想碰撞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线上交流已经盛行,各种各样的SNS社交网络平台亦如过江之鲫。
萝卜快了不洗泥。如今,国内不少社交网站都遭遇“错位”的尴尬。自2009年“偷菜”风靡以来,“娱乐游戏”成为众多SNS的“主打王牌”。当朋友彼此成了可以随意买卖的“奴隶”,当挑逗性的动态图、不时弹出的对话框杂乱得不堪入目的,SNS呈现出“泛娱乐化”趋向,其中夹杂的艳俗游戏,更使得部分社交沦为“色”交。
从最初的种菜、抢车位,到后来的杀人、拉皮条,社交网站逐步偏离正轨并非偶然。如果说最初以游戏为走向的发展方式,是商业及娱乐需求引领的趋势,那么部分SNS游戏日益低俗,则更多的是利令智昏所导致的价值扭曲。一些“剑走偏锋”的社交网站,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或撩拨原始欲望,或“刺激”人性罪恶释放,以达到短时间吸引眼球、提升流量的目的。不可否认,社交网络的“泛娱乐”,确曾让SNS的一度“风光无限”,但从长远的角度上看,无聊乃至低俗消费所引发的热情,其实很易退去,在网上收到媚眼,能够引发多大的满足?虚拟厮杀的血腥刺激,到底能“玩”多久?社交变为“色”交,娱乐质变“愚”乐,不仅会动摇网上社交的可信度,降低用户的长久“黏度”,更会导致社交网络的扭曲、乃至社会道德的变质,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人群产生不良的影响。泛滥的低俗以“乐”为名,将SNS演变为个人“愚乐”工具,如若放任自由,社交平台或会娱乐至死。
低俗化的出现并非意味着对娱乐的全盘否定,网络发展不能因噎废食,但SNS亦确需价值回归。这种“回归”需要法律与舆论、规范与自律“刚柔并施”,而何为SNS精神内核,是各方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
社交网站的核心价值即在于打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条,建立成熟关系链是SNS的发展基础。创建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对低俗化内容予以严厉打击,有助于健康风尚的形成;而“精英群体”的舆论引导,则有利于树立行业风向标,引导SNS走向正途。追求商业价值、满足娱乐需求本无可厚非,但SNS的发展需要网站更多的理性自律。唯有以社交为主线,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开创个性互动模式,摒除低俗,把握“娱”度,方能打造出一片社交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