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

谢谢大会主办方,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以及医疗行业的实践。首先我简单以我们自己(好大夫在线)为例,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的发展历程。互联网医疗已经走过了十一年的历程,我们自身的发展历程也代表着行业一步步走过来的一些关键点。我们最初的设想是,在医疗行业里面聚集患者的意见,为其他患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就医引导,这有点像医疗行业的“大众点评”。这样一个基于医生口碑的平台,是我们的一个初衷,为此我们建立了结构化的经验分享平台。

之后我们发现,当医生和患者都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第一需求,是患者向医生发起咨询,希望针对自己的病情找到一些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就有了这样的一个医生跟患者的交流系统,而这个交流系统的背后,核心的环节是要有一套医患之间的匹配系统——分诊系统,让合适的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大家能看到,在三甲医院,有一些医生的号是很难挂上的,黄牛把这些号炒到一两千块钱甚至更高。在互联网上,如果我们不想重蹈覆辙的话,必须要匹配医患双方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率先推出一个网上分诊系统。有了分诊系统,精准匹配医患之后,大牌医生开始在互联网上活跃起来,因为他们收到的都是跟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匹配的病例。

对于院后的疾病管理系统,我们在2010年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这个方向更是代表着未来十年的一个方向。当患者的需求,特别是常见的病慢性病成为整个社会主流需求的时候,互联网上长期的疾病管理系统将会成为一个热点的领域。最近几年在医疗领域,随着整个互联网平台覆盖人口数快速上升,互联网医疗在社会上也越来越受关注。我们自己的数字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服务过的上传过病例资料的患者有3500万人,每天医生和患者发生的交流有二十万次。在医生这个方向,现在在网上能够提供服务的医生有十五万人,这些其实都是互联网广泛覆盖所产生的红利。举个例子来说,协和医院大概有54%的医生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与患者沟通。有很多大牌医生的好大夫个人网站,每日的访问量大概有七千人次,比他的门诊量要大出N倍。

互联网在这些年来为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改变,主要是这样几步:

第一,打破信息壁垒;

第二,流程再造,比如购物下订单的流程,跟互联网结合之后,就产生了现在的淘宝,而京东用集中仓储改变了物流,这样就形成了新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

第三步是智能化。

在医疗和互联网相结合的这个领域,现在走到了哪个阶段呢?互联网医疗现在已经走到了第二个阶段——流程再造。

把第二个阶段仔细来分,最早期的时候是在互联网上做简单的医患沟通,患者向医生发起咨询;这两年网上诊疗也开始进入到讨论阶段,把一部分的诊疗流程放到网上。

有些人一提到互联网医疗就觉得在网上看病这件事风险太大,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对于一个首诊病人来说,如果医生没有做检查、没有查体,其实互联网解决不了他的问题。而我们说互联网诊疗更主要是针对于复诊的病人,对于可以作出判断的,可以放在互联网上来做诊断和处理的,能够干预诊疗过程的,对于这些病例可以放在互联网上,能够提升效率。

就医流程再造是现在2.0阶段的一个核心,那么背后核心的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些年来发展这么迅速?

实际上是因为背后几个关键因素,第一,慢病发病率快速上升,中国的疾病谱已经改变,左边是1990年的时候,中国排名前10名的致死性疾病,腹泻排在第四,这是大家现在难以想象得到的,再比如第七名的新生儿疾病,第十名的疟疾,这些疾病现在都已经从前十名里消失了。而在2013年的中国疾病谱排行榜上新出现了哪些?老年痴呆、糖尿病……这些都是疾病谱发生变化之后,我们未来将会面临的挑战。因此,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也在发生变化,使得包括医院、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对原有的流程不满意,为什么?当我们排队一个小时,再等待医生一个小时,医生给你开化验单,还要等待一个小时去化验、出结果,然后再回来去看医生,医生三分钟告诉你结果是什么,这次看病就结束了。这种流程在二三十年前是OK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急性病。而现在当一个糖尿病病人每隔一个月都要去一趟医院,大家就会觉得看病将是一个痛苦不堪的过程。而且糖尿病、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它的主要场景是什么呢?这类患者大部分的时间并不是在医院里,也不在住院也、不在门诊,患者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遇到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联系不到医生,医生也不能帮助解决,这其实是我们现有的就医流程的不足。

那么未来的就医流程会变成什么样子?首先,我们认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以后,医生的主流工作平台大部分应该是在云端,患者在医院里面就诊的这一刻,实际上是患者病情严重到需要医生线下干预的那一刻,比如说做一个检查,做个手术,或者需要一段时间住院集中治疗。但是这个集中治疗之后,患者继续回到家里,他的长期治疗是需要回家去做的,而这个时候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络必须要靠云平台来保证,保证医生的诊疗,保证医生对患者的干预能够顺畅的延展到患者家里去,所以云端平台将是未来医生工作的主平台。

那么我们有几个展望,是什么呢?

第一,未来医疗的核心是优质服务。从目前来看,大家都非常希望得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医疗服务,而不是以医院或医疗为中心,更不是以医生、科研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核心实际上是一种优质的服务,而根据我们现在所摸索到的,这种优质的服务必须要按照患者的需求,去设计崭新的服务流程,比如刚才我们画的云端服务流程,帮助患者和医生,大部分时间能够保持双方的联络;比如说现在我们正在让医生靠服务收取服务费,要靠服务展现医生的服务价值;再比如说我们在建立长期的慢病管理平台。这背后一个核心是,我们要把单次诊疗,这种一次一次的,间断的单次诊疗为主,转向长期诊疗,甚至是终身跟踪治疗,未来50%的复诊将被迁移到线上。这个复诊是指什么?当医生跟病人建立医患关系之后,当医生了解了这个病人的病情之后,未来在很多情况下,病人的疾病状态是处于稳态的,在这种相对稳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它需要不断的向患者去提供信息,比如说患者教育,告诉你怎么量血压,哪些药是必须不能停的,什么时候你必须要回来来找我看病,什么时候可以在线上向我发起一次咨询、发起一次请求;医生也可以通过线上给患者开出一张处方来,这种情况其实风险是非常低的,大家最怕就是没有见到患者的情况下,会开具一张处方,但如果是老患者呢?如果是上周在你这儿住院的病人,这周回到家里面,需要调整用药结构的病人呢?我们调研了很多医生,大家都说至少有一半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再回到医院里来复诊的,那么这一半代表着什么?中国2015年的诊疗次数是77亿次,这意味着13亿人每年大概要去5-6次医院,我们在座的可能没有去过一次医院,也就意味着有些人可能一个月要去医院两次以上的,那么如果77亿次有一半转到互联网上来,它所产生的行业的变迁、整个的市场机会,以及我们需要为此而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是非常非常大的一次机会。

第二个展望是什么?是互联网将会推动医生品牌的迅速崛起。患者的口碑成就医生的品牌,这是医疗行业里面的一个亘古不变的原则。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过程被加速,当我们把大量的复诊迁移到线上来之后,患者和医生之间在线上所做的每一次行为都会成为医生品牌的一个重要支撑,这种行为通过互联网再次被放大出来,将会影响更多的患者了解这个医生,这就形成了一个医生口碑的正向循环。

我们和红十字会一起做了一个高血压项目,从一个医生在参与高血压项目前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患者给医生的投票、点赞,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实也就是这个医生把跟患者的交流、维护、随访过程迁移到线上之后,这个医生的品牌和在行业里的影响力迅速地变化。

未来我们将会进入到一个更加直接的时代,也就是说以前我们看病都是要去选择医院,记的是一家一家医院的名字,但是将来医院的名字将会被医生的名字取代。未来一定是看病认医生的平台,而医生的品牌完全是通过互联网去传播,就像我们现在吃饭、点餐时,首先打开手机一样,那么未来去医院一定也是要先打开手机,去选择。

第三,医生和医院将会形成一种新兴的协作关系,现在医院都是医生的领导,将来就像国外的医院跟医生的关系一样,是一种协作关系。医院请来一个大牛医生,会让这个医院某一个科室迅速地成长起来。前几个月我去上海,上海一家医院的领导请来了好大夫在线上有个人品牌的专家,于是这个科室的病床立刻就收满了,由此感受到了品牌医生的魅力。另外,网上诊所将是医生未来的主要执业形式,有大量的复诊病人将在网上完成,那么医生的个人网上诊所将会是他服务老患者的主要形式。

还有一种,我们画了很具体的一张图,就是门诊将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有相当一部分面对面的门诊,会转化成远程专家门诊,怎么讲呢?远端的专家在电脑屏幕里面,而你身边的医生跟你坐在一起,向远端的专家发起一次看病需求,这种场景经常会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我们说基层医疗机构将来要想承担起来整个国家非常大的诊疗量,而病人对他的医生不信任怎么办?专家没有时间到基层去看病的话,只能通过互联网,那么未来日常化的就诊形式一定是远程专家门诊。我在一个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挂上一个三甲医院的专家,通过我的家庭医生一起向专家发起一次门诊。这个过程对于两端的医生,其实都是有好处的,对于上级医生,他不用跑到基层医院去出诊了,他其实在帮助下级医生提高水平;对患者来说更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再跑到北京、上海去。

还有一个展望就是,互联网医疗正在走向开放,走向平台化的模式。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例子,在我们通过好大夫在线APP、PC网页去覆盖患者群,覆盖基层医院、基层医生,三甲医院的医生们来到平台上展开工作。有患者、有基层医生、有三甲医院的上级医生,整个平台就变得活跃起来,基层处理不了的病人,会由基层医生转诊给上级医生所在的三甲医院,在线完成转诊过程。我认为,将来平台级的公司一定会变成这样的模式。

总结一下,我们正处在整个行业的快速变革期,新的平台正在形成,在新医改的推动下,互联网的推动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整个行业都在快速发生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我们是要做一个旁观者,还是要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推动者呢?

谢谢大家!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4-04-23 10:25:00
2024-03-16 21:01:07
市场情报 “2024华为云青竹奖”正式揭晓,十大优秀伙伴斩获殊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竹一直被赋予“坚韧不拔、旺盛进取”的深刻寓意。 <详情>
2024-02-26 10:11:52
市场情报 亚马逊位居IDC MarketScape全球云计算和以应用为中心的市场供应商“领导者”类别
对卖家而言,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提供了有效的业务拓展渠道,帮助他们触达全球数百万客户,同时,显著降低销售成本并缩短销售周期。 <详情>
2023-12-18 18:19:00
云资讯 新华网报道|中企通信新推智能化网络安全方案“云网神盾”
中企通信“云网神盾”的突出特点是突破了传统模式,让攻防进退有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