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2650名企业IT决策者进行调查之后,企业云计算领导者Nutanix近期发布了《Nutanix 2019企业云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评估全球企业在云计算部署方面的普遍性趋势以及进展情况。

调查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所在企业规模也各不相同。报告对受访者当前的IT系统运行环境、未来计划,以及在决定采用哪种环境时会关注的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未来企业IT基础架构部署情况进行了展望。

混合云成为主要趋势,中国企业部署率将领先全球

报告中显示,85%的受访者认为今后混合云将是最佳的IT的运营模式,73%的受访企业正在将应用从公有云迁回本地IT基础架构部署,60%的受访企业认为安全是影响企业未来云战略的最显著的因素。

1784171

图片数据来源:《Nutanix 2019企业云指数报告》

由此可见,采用混合的部署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未来云计算策略的主要方向。对于这一调研结果,Nutanix亚太及日本地区系统工程副总裁Jeff Smith给出了有趣的解读:“就像我不会因为暂时的出差或者是家庭度假,就把我在老家的房子卖掉,而选择永远待在一个酒店里。企业对于混合云的需求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持IT基础架构的弹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我不可能放弃一个成本更加节约的‘永久居住地’。”

报告中还总结了混合云的主要优势,其中最被受访者认可的包括不同云环境之间的互操作性、应用程序的可移动性、强化/统一云管理和操作的能力等等。与此同时,IT决策者对于未来的云部署也有很多顾虑,其中云的安全性、技能可获性(如云原生技术)、法规政策等等,都是备受关注的考虑因素。

1784172

图片数据来源:《Nutanix 2019企业云指数报告》

另外,面对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Nutanix在报告中进行了特别阐述。应关注的是,预计在未来3到5年内,中国企业混合云部署的增长幅度将高达53%,混合云部署比例预计将达到7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51.74%)。以此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正在积极、主动地进行IT基础架构的转型和数据中心的现代化改造。

Nutanix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马莉表示:“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其实已经不再去关注现有基础架构如何优化、如何节省成本、如何提升效率,而是更加关注架构的转型,希望能有一个面向未来的架构,从现在开始,逐步完成数据中心的转型。”

1784173

图片数据来源:《Nutanix 2019企业云指数报告》

不止于超融合,Nutanix帮助企业步入混合云时代

作为“超融合”概念的提出者,Nutanix过去给业界的印象一直是一家超融合硬件提供商。随着Nutanix转向企业云战略,业界对该公司的认知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变。从最初的核心硬件产品开始,Nutanix不断衍生出面向不同场景的企业云软件解决方案。

通过提供简单、一键式的上云解决方案,实现公有云、私有云和分布式边缘云多云部署的一键式应用管理以及移动性,最终帮助企业用户实现基础架构的“隐形”。帮助企业减少在IT架构方面的困扰,专注于推动业务发展的应用和服务,创造业务价值。

Jeff 表示:“企业实现数据中心现代化改造,并不是将老旧的三层IT基础架构整体迁移到混合云上,而是利用超融合技术进一步优化数据中心的运营,实现资源的灵活配置,让IT人员能够专注于企业应用堆栈和现代化改造,而这才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真正目标。能让企业获得业务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受益于混合云IT模式。”

Nutanix 中国区技术总监夏峰表示:“从技术战略上,Nutanix 并没有做太多的变化,因为Nutanix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把类云体验带到企业的数据中心。今天的趋势也印证了Nutanix的前瞻性,Nutanix不止于超融合,而是可以真正把企业带向未来的混合云时代。”

此外,Nutanix也十分关注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密切协同。据马莉介绍,Nutanix此前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了“精英技术联盟合作伙伴计划”,面向国内的解决方案、应用和软硬件合作伙伴,她表示:“我们会与其他厂商或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合作,为企业级客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使合作伙伴的技术和产品能够与Nutanix有一个更好的兼容,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构建企业云环境。”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8-04-25 11:47:00
云资讯 企业如何采用混合云应用程序策略
传统的IT应用程序开发方法主要集中在底层计算堆栈上。联网资源、容量规划、修补和其他考虑因素决定了“基础设施”开发环境所需的编码程序。英特尔公司的IT部门于2010年首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