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和大数据无可置疑地推动了数据中心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当前火热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对于很多企业用户来说,过去传统的数据中心模式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用户在灵活性和扩展性方面的诉求。尤其是现在很多企业用户的应用和业务数量变得庞大,这样一来,传统数据中心针对单个项目或者单个机器一一对应的建造模式已经并不适用了,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模式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和改变了。
不仅仅是单纯的硬件产品进行模块化的架构组建,现在在数据中心的整体建造过程当中,很多企业也开始植入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微模块数据中心,是按照行业标准对数据中心场地进行微模块划分,即把整个数据中心分为若干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的规模、功率负载、配置等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设计。真正的微模块数据中心,制冷、供电及管理系统都应实现区域化、微模块,互不干扰,可以独立运行,无共享部分,微模块给数据中心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
模块化数据中心从何而来
现在国家颁布了多项关于数据中心建设过程当中的指标、技术应用等相关要求和文件,对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当中的一系列细节进行了政策导向和规范,对此,微模块数据中心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升高,很多企业一方面要保证数据中心的使用率维持稳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能耗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企业运营的负担。微模块数据中心在土建成本方面优于传统的机房建设,采取工厂预装形式,减少设计、工厂管理和总包等费用,比传统节省30%左右成本。
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那样,微模块数据中心能够进行快速扩展,并允许在远程办公地点、临时工作安装部署。在安装部署时,只需要提供电力保障、供水以及网络连接,就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功能完整的数据中心。因此,行业用户方面,包括: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以及大型企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客户,开始尝试性地部署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微模块数据中心特征
为了应对现在企业对于云计算、虚拟化、高密度等需求,提升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微模块数据中心利用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统一的输入输出接口的微模块、不同区域的微模块可以互相备份,通过相关微模块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 微模块数据中心是一个整合的、标准的、最优的、智能的、具备很高适应性的基础设施环境和高可用计算环境。
模块化数据中心的组成
数据中心由预制化微模块,比如像机柜系统、制冷系统、走线系统、监控系统等,这些部件与传统“现场施工”系统混合部署组成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被称为“部分预制化数据中心”。供电系统、机机柜系统、制冷系统、走线系统、监控系统等为单个独立封闭空间。模块被分成几部分送达现场,并重新拼接。需要外部配套基础设施的支持,比如发电机或冷水机组、高低压配电。
对于传统的数据中心来说,其在建设周期方面时间比较久,往往都是以年来计算,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通常将数据中心的基本建设周期细分为决策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投产竣工阶段,整个建设周期大概在400天左右。
巨大的电力损耗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传统建设没有很好地考虑用电、制冷、气流管理的问题,很多数据中心的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指标)偏高,采用常规意义下的可靠性较高的环境动力设备,但这些设备往往效率较低。
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什么问题
微模块数据中心加快了数据中心整体的规划与设计的速度,根据设计目标以合理的方式配置系统结构,包括:模块单元的物理排列,仅选用满足当前 IT 需求的设备数量与类型;微模块批量生产可以实现现货供应,因而提高了交货速度;标准化的连接方式可减少现场配置与连接的工作量,加快安装速度; 微模块可以采用与现场一模一样的方式在工厂进行连接并预先测试,系统的调试速度也提高了。
采用微模块的架构,数据中心可以逐步增加,因而可使从1个微模块到几十个微模块根据需求分期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任何大小的 IT 空间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微模块数据中心建设使得供电系统、制冷系统的容量与负载需求更为匹配,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过度配置。微模块电源转换率高达95.4%,由于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和微模块架构,极大节省电能,达到系统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