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幻作家大刘原创,历经4年打磨的《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最亮眼的一匹黑马,在今天票房累计突破24亿,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这个数字背后有着原作者天才的想象、电影创作者们的无数付出,同时也有着云计算的一份助力。
震撼的画面背后是海量的计算
《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太阳即将毁灭的未来,洪水淹没冰封的上海,木星周围徘徊的地球,异常气候的变化……每一帧特效画面都既宏远浩大,又细腻真实,这些光怪陆离的未来景象和宏大诡奇的宇宙星辰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量。
一秒钟电影镜头由24帧画面组成,普通渲染1帧需要半个小时,仅靠特效公司自身的渲染设备和算力,一部电影的渲染时间往往需要数万小时,花费几年的时间。
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承载海量算力
助电影人“造梦成真”
为解决后期渲染的巨大压力,《流浪地球》特效方Macrograph与华为云合作,运用了拥有海量计算和弹性使用特性的云渲染,将素材上传至云端,远程使用云计算系统进行渲染。云渲染可将任务分割成若干部分,由集群中的各个节点同时渲染,大大减少渲染耗时。
为支撑《流浪地球》的顶级视觉效果需求,满足大量用户同时渲染超高清效果的请求,云渲染系统的服务器需具备惊人的图形性能和网络传输速度。
与常规云计算应用相比,云渲染在满足同样数量的用户需要时,所需耗用的硬件性能高出了数倍至数十倍,这对提供云渲染服务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模、弹性扩容、供电温控可靠性等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此次承载如此强大云渲染算力的便是华为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其自身就如同从科幻电影中走出来一般,各大AI黑科技傍身,是名副其实的“强大脑”:
它搭载了基于AI技术的DCIM+智能管理系统,配备了华为独有的iCooling、iPower、iManager先进技术,可轻松精细化管理制冷、供电、机柜等全部基础设施资源,实现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持续最优化运行。
iCooling提供了端到端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据中心温控系统自动控制优化功能,实现IT设备的热负载、温控室内机的制冷输出到室外的冷冻站全链路统一调控寻优,解决了云渲染业务的单柜高密度部署和突发大负载运行带来的局部热点等挑战;
iPower实现了供配电系统全链路可视化管理,通过智能告警定位和关键器件寿命预测/失效预警构筑了多重可靠性保障的供配电系统,让云渲染业务运行起来安全无虞;
iManager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软硬件融合,实现数据中心资产和容量管理自动化,提高资源效率、利用率,支撑大容量、多用户并发的云渲染需求。
不仅运行高效,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也极其高效快速。
为满足快速部署海量云算力的需求,华为对整个超大型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系统进行了解耦和重构,工厂的模块化预制过程和现场的土建工程过程同步进行;当预制基础设施模块到达现场后,仅需简单的吊装拼接和少量安装工作既可完成整个数据中心的交付。
在中国,交付一个首期1000机柜(约190箱)、五层堆叠的TIERⅢ数据中心只需9个月,未来每6个月即可扩容1000机柜。
华为云帮助Macrograph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渲染工作,节省了大量成本,华为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支撑了海量的计算能力,快速灵活的部署方式还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和投资回收周期,是云时代海量算力的坚实“基座”,为中国科幻电影“破茧成蝶”贡献了宝贵力量。
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是中国人的浪漫与对故土家园永恒的情怀。中国科幻电影的这一步,我们期待了太久,如今元年终于开启,云计算已经实践,中国科幻电影也必将继续一步一步坚实地走下去。
助力更震撼的特效,期待更成功的科幻,继续希望与探索,持续高效算力,华为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已Ready。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