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体报道,微软在近日将一个装载了864台服务器的Northern Isles数据中心,沉到了苏格兰背部的海域中。该项目是为了研究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向沿海城市提供互联网服务。
据称,这个数据中心是一个长约12米,直径接近3米的胶囊状物体。大约是一个集装箱大小。内部的864台服务器——总共拥有27.6PB的存储空间(这些空间大概可以存储500万部电影)。它将为苏格兰群岛沿海地区提供云计算和云存储,以提高这些地区的互联网连接速度。
那么为什么要数据中心沉到海底去呢?
微软方面称主要是为了成本和环保考虑:这个名为Project Natick项目的逻辑很明确,将数据中心搬到离用户更近的地方,减少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往返距离,从而让网络变得更流畅。微软方面表示,全球的半数人口目前生活在距离海洋不到150公里的地方。而在这些地方的陆地上部署数据中心的费用通常非常高——土地租金、人力和水电等成本都非常高昂。而为了避免数千台服务器的机房因为过热而宕机,科技公司每年还要付出巨额的空调费用。
而且海洋性湿润气候对电子设备的侵蚀也非常厉害。相比建在干燥和寒冷的高原的数据中心,在海边建数据中心的费用会大大提高。而将数据中心沉入大海中,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冰箱,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却和降温。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节约很多电力开支,而且很节能环保,同时海洋还可以隔绝数据中心产生的噪音。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可以在水下顺利运作,微软特意跟一家经验丰富的海洋工程公司Naval Group合作,将一些潜艇的技术用于维持冷却温度。从投入生产到下水总共花了不到90天时间。而通常在陆地上部署一个类似的数据中心,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水下数据中心带来的好处不止这些。这次放置数据中心的地方,是位于英国苏格兰东北部的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s)。岛上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资源,除了可以为岛上的1万多居民提供用电之外,还可以为海底的数据中心提供电力。
微软将这称作「自给自足」式的数据中心
Project Natick计划最初只是一个微软员工的异想天开的想法,这位员工曾经有在美国海军潜艇部队中服役的经历。这位员工来到微软之后,了解到海底埋有光缆和电缆,结合自己在部队中的经历。提出了这一大胆的想法。目前水下数据中心还在测试阶段,未来的12个月中,微软将从多个方面去监测数据中心的工作情况,包括它对海洋的影响。
微软方面称,目前设计中一个数据中心将可以独立在海底工作五年以上。如果此次试验成功的话,未来将在更多的地方部署类似的数据中心。这是对于互联网的升级和环保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