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在5G时代来临的时候,中国联通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我们对5G的理解跟在座的各位专家领导是一致的,5G大家预测到2025年将会带来直接间接经济收入是35万亿,带动就业也会达到300多万人。
这样一个大的市场,中国联通6月6号拿到牌照以后,也是非常急迫的心情投入到5G的建设跟运营当中。中国联通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与在座各个行业深度合作,也在加快对行业的赋能。
5G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还要回到现实当中,挑战还是很大的。主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现在整个运营商随着2G、3G、4G网络的运营一路走来,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整个的净利润率还是资产回报率以及营收增长率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今年前几个月增长率已经降到了0.3%,同比减少了3.9%,这样一个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同时整个资产回报率相比互联网企业应该是偏低的,特别同百度、阿里这些互联网企业来讲,有4到5倍的差距,所以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
造成这样一个情况的原因很多,随着4G以及宽带,整个从人口红利以及流量红利应该都释放差不多了,现在整个用户的流量单位价值在持续下去,量收差距在持续加大。面对这样一个态势必须持续转变。
事物是有两面性,在提速降费大的前景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赋能。前一阶段通过电信和整个行业的提速降费,给整个产业的发展释放了差不多1900亿的一个成本,也为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更好的环境。
面对这样一个变化,5G时代网络要变,更多要从运维转型,运营也要转型。
从网络来看,包括网络云化、DC化、集约化、泛在化,特别是5G时代,跟ABC技术结合,通过边缘计算构建一个极简的网络,这样进行网络转型。
网络转型必须带来整个运维方式的转型,中国联通跟其他几家运营商一样,到5G面临着2、3、4、5G四世同堂的组网。增加了5G网络之后,我们实际上感觉到人手不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呢?在5G网络运营,更多地需要懂IT的人员、懂云化技术的人员运营整个网络,我们现在的运维人员更多是偏网络的维护,一些对线路的问题。这些人员如何能够快速转型,在不增加人的情况下,能够维护好5G网络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同时到了5G时代,运营方式也要发生很大变化,以前作为网络运营商来讲更多是运营一个网络,到了5G时代更多是面向业务,如何开发新的业务产品,如何运营整个新的5G网络运营产品,5G倒逼运营商方方面面做变革和变化。
中国联通在这些方面提前布局提前谋划。首先面向5G网络全面转型方面,中国联通在两年前就发布了QOBNET的一个标准,它有几个大的关键因素,一个是泛在的宽带接入,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是超宽带的弹性管道,这是大家公认的,在5G超宽带的弹性控制网络。还有一个是东西向集成的面向数据中心的网络,相当于云网协同。我们以前更多考虑南北向的流量,从汇聚到核心网,到5G时代更多是DC,不仅是中国联通自有的DC,也包括行业大的DC都是网络考虑的需要,所以网络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东西流向会越来越大。
同时还有一个特点,在接入层面有更多的边缘计算存储能力布局。中国联通现在也在考虑结合MEC这一块制定相应的从基础设施到操作系统的技术标准,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还有一个特点是QOBNET的架构就是API化,就是网络即服务这样一个模式,能够更加开放,更加简洁。
这是网络转型的大的架构。这个架构里面,AI是核心,进行这样的网络转型,网络大脑怎么构建。
网络大脑大家听起来比较新鲜,就是OSS,原来叫运营支持系统,现在逐步转型为ONS,叫做网络开放服务。为什么名字发生了变化呢?以前提到的OSS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很多都是通过它看一些网络运营状况。到了5G时代,这样的运营定位是远远不足的。我们要构建一个网络运营系统ONS这一块,我们既要看到网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对网络进行实时的操作。OSS变成一个使能系统,华为叫做NES,我们定位为ONS,这是网络大脑的核心。
我们为了构建这样一个系统,也是经历了三到四年的演变过程。中国联通在国内几家运营商来说,率先把所有的网络告警等等进行网络存储集中化的处理,现在每一天存储的网络数据达到了300T左右,所有的网络资源,不管是从接入层到本地还是到二站一站,逐步配备相应的业务流程使它变成活的数据。
另外我们构建了集中的智能监控系统,所有的告警集中以后,包括资源数据集中以后,我们可以做跨专业的告警关联,能够在集团一点实时看到全网的网络情况,同时能够派单。
走到这样一个过程也是相当不易的,原来是分省构建各自的ONS系统,面临的问题是数据分散,很多数据不统一,数据集成也不一样,进行ONS计算的时候,没有统一的结果。
所以这几年我们始终在构建ONS的四大基础能力,一个是统一的云平台,就是ODC,这个也是去年刚刚组建的,联通定位三朵云,一个是公有云,一个是内部IT云,另外一个就是通信云,通信云目前也是达到了5000个节点左右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在今年有望达到300到500T的大数据处理能力。这是我们整个使能的一个基础。
另外一个能力就是全球的统一互补,能够把中国联通各个角落的资源、各个区域的资源全部一点看全。
还有基于这个资源和数据的,即网络服务基础平台。
通过这样一些服务,我们构建了网络编排服务。
同时在5G时代,智能运维有一些新的工具、新的手段。这里面主要体现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个就是端到端的拓扑生成及故障可视。以前都是通过很多人工操作做资源的梳理、拓扑梳理,能够呈现端到端的视图。到5G,通过E2E的协议,很多新的配置信息不需要人工操作,可以自动进行拓扑生成,这是它的一个变化,很多故障也可视化了。
第二个是智能分析的定界定位。在2、3、4G时代,很多故障都是分专业处理的。到了5G时代,不仅是专业之间能够进行协同,同时在云化基础上,从硬件到中间件、上层应用服务也可以纵向进行快速关联分析、故障定位,使很多故障能够自动进行定界定位。
另外在5G时代,更多强调故障自愈自恢复能力,发现一些指标故障以后,会发现异常的原因,很多指标不需要人工参与了,能够自恢复,在这个方面我们也开展了很多相应的试点性的研究。
整体来说,首先实现网络自动化,然后是网络智能化,最终实现网络的自治化,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够实现网络自愈自恢复。
下面一个变革是互联网化敏捷运营。这个话题我们考虑到了DevOps,大家也提到得比较多,中国联通希望能够在5G快速实现产品,能够快速运营,我们在机制上做了变革。我们成立了智能网络中心,去年刚成立的一个新的部门。
这个部门有一个特点,以前传统的运营商都有建设部、运维部还有相应的研发单位,我们这个部门是按照云化的一个架构,是规建一体化的,我们相应的处室既负责网络的建设,也负责网络运营,也负责后续的产品线开发。所以在整个架构上设计,按照互联网企业转型变化。
同时在产品层也在逐步推进DU值,大家有好的创意、好的想法或者好的合作方可以成立一个机构,我们给相应的投入去做产品。如果这个产品孵化得好,我们会逐步投入更多的资源,如果是失败了,可能在一两年后就把它自然地合并退出。
这样的机制能够保障我们进行互联网化的敏捷运营。
同时还有人才储备。中国联通从网络线IT研发人员还是很有限的,占比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几。我们也提出在几年之内打造6000人的中国联通网络线的IT研发队伍,在每年组织大量的研发培训,同时通过项目让懂网络的人员学习IT技术,尽快进行转型。
同时我们在构建研发平台,刚才提到的ONS来讲,我们会把它打造成中国联通内外部合作的一个研发中台,这样我们上线周期会从月级变成周级,业务的周期从天级变成分钟级。
中国联通拿到5G牌照以后,定出了整个5G发展的一个理念,重点来讲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第二个是推进5G业务生态,同时开发5G特色业务。在基础设施共享方面,也是全方位的,包括站址、室分、天线、管道方面。在天线方面包括共享载波、独立载波、异网漫游,承载网络也是共享承载网络,也能大限度节约我们投资建设成本。
同时也在进一步推出合作共赢,构建5G业务生态。包括共建创新联盟、共筑商业模式,共享优质资源以及共赢广阔市场。
在中国联通除了智能网络中心,还有5G业务创新中心,近期已经跟业界各个领域合作伙伴签署了大量合作协议。
在网络IT研发领域也构建了一个生态,目前我们构建的一个开发资源池已经有83家软件企业加入到其中,有了这个资源池之后,各个合作伙伴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如果有相应的人员和产品,会第一时间进行生态合作,这样的模式也是改变了运营商软件开发的模式。
在合作共赢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案例很多,每一个行业举一个案例。比如在智慧制造领域,与中国商飞合作,进行5G智慧工厂项目合作。在医疗领域与清华长庚医院进行5G远程协同手术。在教育领域,与华师附中进行5G远程教育,在新媒体领域,与央视春晚进行两会高清视频直播,在AR、VR方面进行国家电网AR设备巡检,在无人机方面,进行广东水务无人机水质检测。
我们还构建了创新头条,所有案例都已经上了平台,大家可以第一时间共享我们的案例,共享所有的知识成果。
在今年的4月23号,中国联通5G网络扬帆启航,在7个特大城市进行全域的网络覆盖,在33个大城市进行热点区域覆盖部署,同时在其他城市进行行业应用区域部署。7个特大城市包括北大广深、南京、杭州以及雄安,这样一个部署也是加快步伐,在9月、10月份,很多运营网络的准备、运营的手段准备基本上能够到位, 5G是新蓝海的试验场,独角兽的孵化器,我们推出的品牌叫做5G的N次方,7+33+N是5G试验网络部署今年的目标。
在这里代表中国联通,希望在5G这块跟大家广泛合作,共赢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