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7月22日报道:头顶着“垄断”的帽子,电信运营商在多个领域的竞争,正趋白热化,在自身利润摊薄的同时,也让相关产业渔翁得利,住宅小区就是其中之一。电信业界,对小区“红线”内通信资源的投资,已经成为一个惯例和不争事实,“谁投资、谁受益”的承诺在加剧宽带运营竞争的同时,也建立了小区内宽带运营的壁垒,成为小区宽带运营问题的症结所在。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在小区的通信基础设施投资,拉高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开发商在小区内的强势地位,让希望获得小区用户的电信运营商不得不硬着头皮争抢投资的机会。这种尴尬,今年从政策上有了转机,但是,从实际操作上,似乎电信运营商又正在坐失翻盘的机会。
今年以来,在“宽带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多个政策。解读这些政策,要点有三:一是新建住宅必须建设光纤通信设施,二是光纤通信设施必须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并纳入其预算,三是关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规定,小区内的光纤设施所有权归小区业主所有。
政策的明确规定,似乎能为多年来一直困扰电信运营商的小区宽带投资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随之而来的困扰似乎更多。
具体而言,一是光纤到户标准为国家强制标准,但具体到投资主体,虽然明确为开发商,但没有明确规定只能是开发商,因此照样能够转嫁到电信运营商;二是一旦为电信运营商投资,必然还会通过开发商及后续物业谋求在该小区的独家经营权,即常说的小区垄断,仍未实现政策意欲达到的“平等接入”的目的;三是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对于小区宽带通信设施“投”或“不投”,将成为影响在小区竞争博弈的大问题,如果投,则有可能面临住宅移交物业后重新洗牌,换成平等接入或更换电信运营商的风险,前期投资有可能“打水漂”,如果不投,则更会面临失去在该小区服务资格的风险。
了解多地电信运营商态度,除个别地区外,均表示出观望和犹豫的情绪。事实上,该政策正在由于上述的“两难”和矛盾,正在失去出台时期望的意义,而电信运营商,则正在正在坐失小区宽带建设翻盘机会。
究其原因,源自政策自身,更源自竞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