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最新测算,到2025年,全球每年将产生180ZB的数据,其中中国数据量占比将超过27%。无论是数字经济发展、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还是个人的生活需求,数据的重要性一天大过一天,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存储介质来储存。
“到2025年,全球硬盘加NAND的产能预估在7ZB左右,”希捷科技中国区产品线管理总监刘嘉在日前参加OCP China Day 2022大会时向中国IDC圈记者表示,存储介质的生产量很难跟上数据增速,大概只有10%的数据会被保留下来。
虽然还远远跟不上数据量的增长,但硬盘等存储介质的生产和消耗依旧是惊人的。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日益壮大的储存产业的绿色发展也开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重生的硬盘
在本年度的OCP China Day大会上,作为OCP重要成员以及全球领先的海量数据存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捷宣布了自身的“碳中和”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使用100%可再生能源,2040年实现碳中和。
“希捷公司一直与国际上的气候、环保组织保持沟通、分享,” 刘嘉表示,希捷从公司层面、产品层面两个方向实现碳目标,“从技术层面,希捷在工厂生产、研发方面以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战略目标。”
同时,为了帮助生态伙伴一同实现碳中和目标,希捷带来了三项绿色技术:自动修复、硬盘重生与硬盘回收。
希捷通过ADR(自动容量重生)技术,主动发现硬盘磁头故障,并进行自动化修复和重新上线操作,避免人为干预和非必要的硬盘替换,减少电子垃圾。对于需要回收的硬盘产品,希捷通过对产品整体以及相关部件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与包括浪潮信息、谷歌、戴尔及联想等众多生态伙伴合作,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存储产业。
数据的安全保障也是希捷始终关注的问题。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机构合作,执行统一的介质清理标准的基础上,希捷推出了认证擦除,确保硬盘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经济与安全快捷。
“我们一直依靠技术的进步,帮助客户实现降低碳排的目标,”刘嘉表示,希捷将持续研发类似硬盘重生这样的新技术,帮助生态合作伙伴在双碳节能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绿色技术赋能生态
数据中心是最典型的存储应用场景,围绕数据中心需求,希捷研发了多项创新技术,如双磁臂技术、热辅助磁记录(HAMR)、氦气硬盘等,以确保数据中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以双磁臂技术为例,据介绍,双磁臂技术硬盘在典型应用场景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电30%,如果按照一个25EB规模的数据中心计算,每年此项技术可节省1亿元电费。
“浸没式液冷技术对于机械硬盘很友好,甚至比在空气中使用效果更好一些。”刘嘉介绍,在某个大型数据中心的液冷实践中,希捷8TB氦气硬盘表现了良好应用效果。全封闭的氦气硬盘可以确保在冷却液中安全运行,同时液冷在散热、噪音、振动方面也为硬盘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
“如果硬盘容量不变,那么几年后我们需要的硬盘数量就需要数倍的增长,”刘嘉表示,增加硬盘容量也是绿色发展的一个可行路径,“如果主流硬盘容量从今天的16TB左右增长到50TB,那么硬盘的使用量就下降到1/3。”
“开放和绿色,是希捷一直秉承的理念。”刘嘉表示,未来希捷也会与其他厂商联合,将硬盘重生等技术引入到更多合作伙伴的产品中,助力存储行业生态圈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