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数据中心是一个可作为数据中心构建的标准模块,为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中心容量的扩展;同时,也可作为单独使用的模块,在企业主数据中心之外建立独立的灾备站点,或用于军事项目、油气公司、大型活动的户外作业,是应对于企业级数据中心快速、灵活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
近年来国外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层出不穷,全球大的数据中心位于芝加哥隶属于微软公司,它就采用了集装箱式设计,在部署和扩充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最先推出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公司是SUN公司,2007年10月9日"黑盒"(Blackbox)问世。它是全球首款集装箱数据中心,SUN当时的想法是将构成数据中心的一些基本原件,包括计算机硬件、供电和冷却设备等全部塞到一个20英尺长、8英尺宽、8英尺高的标准集装箱中。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易搬运、低成本(不需在土地审批及厂房建设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建设速度快,并且不必受场地限制,利用废弃的场地,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构建起一个数据中心。
集装箱数据中心主要特点
1)模块化
集装箱数据中心将有利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模块化数据中心有很多优势,其中的大部分优势来自于模块是一个集成的系统这一事实。可以认为模块是一个高度优化的微型数据中心或者一台服务器。传统数据中心的设计有点支离破碎,因为不同的设备(例如服务器、配电系统以及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等)在设计时都要考虑到最坏情况,所以在设计余量中存在着严重的成本浪费。但是,由于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平衡的系统设计方法,所以利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建立一个最优的数据中心生态系统,具有恰如所需的供电、冷却和计算能力等。模块化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还有以下优点:
2)按需快速部署
一个集装箱数据中心可以安装近1000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都是预先安装并经过测试,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投入运行,因为所有这些测试和联网工作都是在出厂前完成的。在互联网行业里面用户的需求增长不是渐进的,比如一个网游公司要推出一款游戏可能会迅速的需要大量的服务器进行布局,在短时间内要把布局做好,在市场上去找能够快速解决的数据中心很难,一般是6个月才能交付。比如需要一个200-500台机柜规模的数据中心,很难说会有一个现成的、合适的能够马上提供的数据中心。因为客户需求和预留的设施不一定匹配,要根据客户需求做定制化的建设,这个建设是有周期的,这个周期一般在6个月-10个月,如果规模很大的话时间会更长。集装箱数据中心都是非常模块化的产品,当用户需要有足够大的计算量,需求上来以后,可以快速的把集装箱数据中心交付出来。
3)移动便携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安装非常容易,只需提供电源连接、水源连接(用于冷却)和数据连接即可。在某一个地区搞一个大型活动,比如上海世博会,有地区性和时效性,在这段时间需要,过了这段时间就不需要了,或者就不需要那么大规模了。如果这个时候专门为世博会建立一个很大的数据中心,那么将来就要考虑这个数据中心的出处怎么解决,就是世博会结束以后,要把这个数据中心再怎么卖出去。这些都是比较高的成本。利用集装箱数据中心,具备可移动性的特点,可以灵活机动地放到一个搞大型活动的区域,活动结束后还可以移动到其他地区继续使用。
4)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其他特点
高密度:可容纳高密度计算设备,相同空间内可容纳六倍于传统数据中心的机柜数量。
低PUE:由于采用了全封闭、冷热通道分离,减少了冷空气的消耗,令电力使用率大大提高,PUE能达到1.3左右。
一站式专业服务:数据中心属于专业产品,设计、制造、硬件都需要专业服务与运营的保障。
即插即用:模块的安装非常容易,只需提供电源连接、水源连接(用于冷却)和数据连接即可。
低成本:将成本的投入时间从前期投资推迟到服务器部署: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一大优势是,模块将电源、冷却设备和IT设备集成在一起,客户付费后即可使用。这不但推迟了资本成本的投入时间,而且由于数据中心能够满负荷运行,还消除了未使用计算能力,显著节约了成本
目前在国内能够提供IDC行业的集装箱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并不多,除了天津云立方公司外还很少有其他公司能够提供系统的针对IDC行业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深入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正在从网络计算中获得工作和生活的动力,这就要求各类网络服务供应商的计算能力必须不断随时提升。但中国的能源和办公空间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对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的压力越来越大,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应用将成为IDC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