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各行业提供信息化平台,即建设网站、提供服务器托管及租用的系列服务和增值应用服务。沈阳联通IDC中心于2000年开始建设并向广大IDC用户提供业务,经过10多年的网络运营,目前沈阳联通共有IDC机房7个,分布于沈阳6个通信枢纽及局所楼内,总出口带宽为180 Gbit/s.
沈阳联通IDC网络架构初期采取专项网络汇聚方式,即设置2台核心交换机(6509交换机和7609交换机各一台)作为沈阳IDC业务汇聚节点,接入沈阳城域网核心。2006年,IDC作为重要转型业务开始快速发展,沈阳联通IDC作为独立生产网进行规划和运行,两台NE80E核心出口直连省网出口设备,各机房以双核心交换汇聚接入两台NE80E.
2008年以后,随着网络发展及用户的不断增多,逐渐采取分流管控,一是两台NE80E核心出口直连省网CRS-1,二是原有大流量IDC机房及新建机房就近直接接入城域核心,不再经过IDC核心汇聚再接入城域网。沈阳联通目前的IDC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沈阳联通IDC网络架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实施背景
随着近几年网络用户不断发展,IDC网络一直处于高负荷网络运营,使沈阳联通IDC网络的负载过高、冗余度降低、扩展性和灵活性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负载过高:超过75%的中继电路忙时利用率超过80%,全部出口电路忙时利用率超过75%,其中省网大连方向的出口电路长期超过95%,已达到电路的使用极限。过高负载导致冗余度降低,扩展性和灵活性降低,不能满足IDC日常运营要求和业务增长的需求。
硬件槽位不够:IDC核心出口设备容量不足,目前NE80E只有1个空槽位,导致拥塞和压力过大的中继电路难以扩容和调整,使处于IDC出口的互联层没有了扩展能力。
路由复杂:目前沈阳联通IDC被分割为两部分,IDC共7个机房其中5个机房在IDC出口设备下接入,2个机房在城域网出口设备下接入,为了减轻中继电路压力,出访和回程路由一致性,回程路由在城域网和IDC两个出口的BGP路由设置上杂乱,网络不规范导致难以管理和维护,越来越偏离网络规划目标。
根据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及省公司169省网扁平化工作安排,辽宁14个地市城域核心网于2010年底前全部接入集团骨干网设备,省网仅作为DNS、IPTV等省内业务使用。
沈阳联通IDC目前的回程路由设置不能满足中国联通集团网管的大于半个C的要求,因此全部IDC回程流量从城域网返回,接入IDC部分的回程流量在城域网和IDC之间穿越,导致城域网与IDC互联电路压力过大,形成重大网络隐患,在业务高峰和异常流量情况下将严重影响沈阳联通IDC网络质量,使得全省宽带用户访问国内多家知名网站的网络质量下降。
3 优化方案
本次确定的沈阳联通IDC优化实施目标为:保证IDC网络稳定运行,保证宽带用户访问IDC机房各网站平台的网络质量;在配合省网扁平化工程的同时,实现向IDC目标网靠拢的目标。为此在保障IDC网络稳定运行的同时,配合完成省网扁平化改造,共分两个阶段。
3.1 第一阶段
IDC优化第一阶段即调整回程路由,先保证省网扁平化的顺利进行。在沈阳进行网络扁平化前,按照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接收路由大于半个C的要求,对现有IDC的用户IP地址进行整理,以大合理化的方式将沈阳IDC对省网和沈阳城域网CRS1对省网宣告的IDC路由进行调整,实现在城域网接入滑翔16楼和苏北机房业务的回程流量80%以上从城域网返回,在IDC网接入滑翔17楼等5个机房业务的流程流量80%以上从城域网返回,如图2所示。
这样尽大可能做到哪来哪回,减轻城域网与IDC互联电路的压力。在沈阳进行网络扁平化前,需要省网管在省网出口设备上宣告15条IDC大段的BGP路由,网管中心在城域网出口设备上宣告23条IDC细化的BGP路由。
图2 IDC第一阶段优化后组网
由于第一阶段只是过渡性阶段,存在出访回程路由不一致、部分网段流量在IDC与城域网间相互穿越导致中继链路压力过大、路由规划不规范等网络隐患,必须进行后期的网络改造才能使IDC网络满足正常的业务生产需要。
在此期间,城域网与IDC互联电路压力过大,形成重大网络隐患,在业务高峰和异常流量情况下将严重影响沈阳IDC网络质量,导致全省宽带用户访问IDC网站平台的网络质量下降。所以在第一阶段实施后待全省其他地市完成扁平化改造后,立即组织实施第二阶段。
3.2 优化第二阶段
在完成第一阶段优化后,IDC将面临两种目标组网:一种是目标网以接入城域网为主;另一种是以IDC全部接入省网为主。具体方案如下。
(1)方案一:接入城域网为主
实施方案:将接入IDC的滑翔17楼、砂山、南塔3个IDC机房割接到城域网,IDC原有出口电路在省网沈阳方向减少20 Gbit/s,原有NE80E路由器用于接入十吉比特用户业务,时机成熟时全部并入沈阳城域网。IDC机房割接到城域网可根据流量增长情况,分期分步进行。省内地市访问IDC的流量由骨干网和城域网穿行,可以大大降低省网中的生产流量。
(2)方案二:接入省网为主
IDC新购2台高配置核心出口设备,支持多机框,形成4核心出口结构。将接入城域网的滑翔16楼、苏北局2个机房割接到3~4节点设备,820新机房也接入到3~4节点设备上;割接450机房接入到3~4节点设备上。
待完成流量调整后,将原两台NE80E承载的其余4个机房全部割接至3-4节点,实施核心出口4变2,这样形成的最终目标网如图3所示。
图3 以接入省网为主组网最终目标网络拓扑
省内地市访问IDC的流量由省网穿行,省网需要保留到骨干网和各地市中继电路,而且还有大量未来的增长预期。
3.3 方案比对
对于第二阶段的两种优化方案,综合比对见表1.
表1 优化第二阶段两种方案对比
经过综合对比,在考虑目标网及综合投资情况下,确定采取第一种方案进行实施。
4 结束语
IDC业务作为国内通信运营商除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宽带业务之外的创新业务增长点,近些年一直保持高速发展,IDC网络优化工作必须做好长远规划。
优化方案一符合IDC的长远发展目标,可以减小省网流量压力,免除省网未来的流量增长预期,符合网络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省网扁平化的二期规划。整个优化方案可以分步实施,可操作性很强,可以满足省网扁平化工程的工期,且投资小,可以分期灵活投资,大大减小了投资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