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度小满、《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动态竞争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2024年金融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报告》正式发布。
该报告研究关注了国内外170余家银行、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系统性揭示了金融业生成式AI的创新能力、商业价值和政策期望,为国内金融机构应用生成式AI技术提供了指引。
《报告》认为,生成式AI重新定义客户体验,正在形成新服务。生成式AI可以充当有价值的助手,提出实时响应建议并满足客户多样需求。
例如,应用生成式AI的聊天机器人能够在对话中理解上下文语境的复杂性,可能消除传统语音机器人不准确的响应缺陷,从而增强客户的参与度和信任度。
AI chatgpt
数字开物了解到,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相对比较广泛。金融行业沉淀了海量数据,例如金融交易数据、客户信息、市场分析、风控数据等,其中包含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如客户的证件扫描等)。
这既占用了大量的存储资源,又无法将数据标准化进行分析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还存在大量复杂数据处理任务。这催生了金融业对大模型这种能高效、准确处理数据的技术的强烈需求。
金融业同时又是科技驱动型行业,其中介属性天然对新技术特别敏感,应用落地效率极高。
许多新技术如区块链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都率先在金融行业应用落地,并为金融行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深刻改变着金融业。
AI大模型虚拟图
大模型在模型性能及能力上的跨越式提升,更好的满足了众多金融场景,如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风控、智能交互等,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加快了金融行业的技术升级进程。
例如,2023年5月,星环科技推出第一款面向金融量化领域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无涯Infinity”,度小满开源国内首个千亿参数金融大模型“轩辕”;6月,恒生电子发布金融行业大模型LightGPT,将于9月底开放试用接口。马上消费研发了全国首个零售金融领域“天镜”大模型。
此外,包括蚂蚁金服、马上消费、海通证券等金融机构,及九章云极、第四范式等科技企业均有金融大模型的行业布局或者案例。
生成式AI还可以通过与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其他技术协同创新,带来新制造。例如,大模型可以分析来自各种来源的大量文本数据,为优化供应链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建议;通过分析客户反馈、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数据来加强产品开发。
同时,我国银行业正在积极拥抱大模型。财报信息显示,已经有6家上市银行公开发布大模型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信息。
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率先实现百亿级基础大模型在知识运营助手、金融市场投研助手等多个场景应用;农业银行发布的ChatABC重点着眼于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内容生成能力以及安全问答能力;平安银行探索自研BankGPT平台,研究构建大模型在个性化营销内容创作、交互式数据分析、非结构化数据洞察等场景中的应用落地。
“2023年是基础大模型智能涌现的一年,2024年生成式AI将从模型层走向应用层。开拓落地应用场景,不断提高客户采用率和大模型的利用率,更好发挥大模型的潜在价值,将会是2024年生成式AI突破发展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表示。
原创 | 来源:中国IDC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IDC圈是国内权威的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产业媒体平台,创立于2006年,是科智集团传媒板块的核心媒体机构,依托行业门户网站、新媒体、平面杂志、会议会展及移动端等为主体的企业级媒体矩阵,为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产业上下游提供信息资讯、行业交流、品牌宣传等一站式全媒体解决方案。